经历了许多买断 APP 再也不维护、换皮发新 APP,越来越喜欢订阅制了。
从 APP 的开发者角度看,买断制背后是:一步到位把 APP 开发完成,进行一次性的交易——这可能只适合于大型团队开发,用于产出受众广泛的优秀作品。
而订阅制更适合小众需求和个人开发者,背后是:支持开发者迭代产品,更新维护。同时通过订阅人数的变动也可以观测到产品改动产生的影响。这让大家在前期起码可以「吃口饭」。
当然,只要有一个合理的方案让大部分老用户满意,原本买断改订阅我个人还是支持的,毕竟产品做得好,大家意见就会少。
现在是 2023 年中,简单总结了下我的订阅服务。
TL;DR
上图不包括:
- 微信公益上的月捐(非服务)
- B 站大航海(随机性太强)、大会员(有赠送)
- 腾讯视频(有赠送)
- 个人的保险(隐私&争议)
- 实体服务(维生素、体检、线下门店会员等)
- 周期超过 1 年的订阅(周期性的测试)
- 实在没想到的内容
整理完上面的图,统计每年花费大概是 2w 左右,简单分了下类,讲一下我的理由,顺便在线征集一些读者的推荐。
信息工具:回归最朴素的过滤和舍弃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信息获取有近乎病理的收集癖,以至于这成为我 21 年加重焦虑障碍的诱因之一。这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实在是太过开放,从不到 1 秒钟能读完的表情包,到需要精度十几个小时的微信读书,用户无时无刻不在承担筛选信息的压力,当心里抱着「我不能错过任何一条有效信息」的完美主义(我愿称之为自恋)的时候,就会因为发现自己的时间精力完全不够而陷入痛苦。
我认为这个阶段最典型的特征就是 「RSS 收集癖」,追求添加有用的 RSS 到阅读器中,追求新鲜好用的阅读器,追求更简便的稍后读工具链,但实际上整个阅读环节会被少数有用和大多数没用的信息充斥,最后沦落为不愿打开的 9999+。
这方面我也尝试过各种 RSS 阅读器,从 Feedly 到 Readwise,只记得支持内容筛选的 RSS 服务很少,订阅费用都在几十到小三位数之间, 19 年还订阅过一年的 FeedWrangler 专门为了把自己 star 了的文章放到中转到其他位置。大概在 23 年初我试用了 Readwise,回复了运营同学一些为什么不再继续使用的理由后又被赠送了一个月,但最后还是弃用了。
最终,我还是回到了 Reeder 作为 RSS 阅读器,并专门把一些不重要的信息流(比如 v2ex 的全部 feed)单列在一个文件夹中,不想看就直接点全部已读,虽然这失去了 RSS 的意义,但这个「全部已读」确实减缓了我不少焦虑。
今天看啥:一个把微信文章转 RSS 的服务
Reeder 中包含的最重要的一类服务就是来自「今天看啥」。 我认为「今天看啥」这种服务最核心的是优化了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时间。
虽然,我们可以在微信里滑动看到公众号的最新文章,但这之间充斥着无序和广告,这里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无法筛选已读未读、无法快速查看全文并保持原来的阅读流等等。简单来说,在我的感官中,公众号的阅读界面更像是一群公众号在我的微信拉了个 TAB 当做群聊然后把我禁言,而我因为这里面确实有想要的内容不得不忍气吞声在里面翻翻找找。
那么「今天看啥」解决了我的核心问题:我想通过 Reeder 这种 RSS 阅读器获取文章的全文并且离线保存,通过公众号的性质给它分类,通过键盘的 ↑↓ 快速筛选我关注的内容——这样将我对信息的丢弃感降低以降低我的信息焦虑。
基本上有了它之后,我顶多在 Reeder 上翻两眼但再也不会沉迷刷「公众号的群聊」了。
当然了,「今天看啥」是有一定延迟的,不过对我的需求来说这倒是可以接受。
少数派 Prime:我将其视作一种 Newsletter
如无意外本文也会发在少数派上,同时作为少数派作者、第一批 Prime 会员,我想少数派 Prime 对我来说更多是提供了一个文章渠道,或者说 Newsletter,它类似一种筛选好的「竹白、小报童」订阅——我给平台交订阅费,编辑们我们把控文章质量并输出给我。
总体上我还是很喜欢第一期 Prime 的 「会员期刊」,虽然大多与我无瓜,但了解了解也是好的,比如 StandardNotes 就来自它的安利。
但第二期后就很少再看了,网站重心偏向社区而非内容:会员期刊的消失,原本可能出现在首页或者 Matrix 的文章出现在会员文章中,会员社区的尝试等等。总之,这与我把它当做一个 Newsletter 相违背,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在社区中自己筛选。
从 19 年注册以来,我更乐意在少数派上发现大家有意思的玩法创意,至少每一篇在 Matrix 的文章我都会瞟一眼,虽然可能不感兴趣就退出去——但对于仅出现在会员文章中的内容,我没有这种兴趣。
话说写到这里,我突然有一种「灵感有限」的恐慌感,也许是下意识觉得会员文章是被人赋予的灵感而非「灵光一闪」,让我有一些许抵触。
但回到订阅制本身,希望这样的平台能不要因为盈利问题关门,我还是很乐意继续续几年这个 Prime,可能这算情怀?
Newsletter:我最喜欢的信息渠道
既然刚刚也说到它,我们来谈谈 Newsletter。 如果把信息的创作划分一个三角模型(也许又是个不可能三角):频率、长度、质量。Newsletter 从形式上说,是牺牲频率而获得较好的质量和长度。
这里我订阅的是 3 个 Newsletter,一个是少楠老师的「产品沉思录」,以我的个人理解,它主要是在讲如何打造一个「好产品」,这个产品不止是 应用,也包括了「个人品牌」这个产品,因此里面有一些思维方法、读书笔记、别人的人生经验等等。
比如曾有一篇提到通过 flomo 记录每日的心情感想,我也尝试了一段时间,虽然还没有最后的复盘,但意料之外发现了「心光」这个 APP——如果 APP 自动分析每天的记录,之后背后的 AI 能给一些总结和建议不是要比在 flomo 上记录好多了?后来也确实如此。
这篇文章还提到记录时间的消费,以管理自己的时间资源,说实话我的精力甚至不足以支持我做这样的记录,我会认为它极其枯燥——所以坚持了 2 周左右我就放弃了——然后我就因为这个问题,发现了《精力管理》、《毫无意义的工作》。
尝试确实是最重要的一步, 产品沉思录提供了一些可以去尝试的思路,以及见到别人的收获后被刺激而来的动力。 另一个订阅是「新闻实验室」。初衷是希望能找到一些高质量的媒体时评,这里所谓高质量并不是严格中立,而是有理有据——实际上我认为每个媒体都是有自己的立场,无非是它的立场是不是基于完整严格的事实和数据。
还有一个是「Λ-Reading」,我把它视作一个推荐,它会收集一些互联网上的观点、文章或者书籍,概述后提供出来,并附带原文。
效率工具:接纳产品赋予的习惯
说完 Newsletter,正好转到如何处理信息来。
可能每年我对工具的认识也不一样,常看常新,就目前,我更认可所谓「生产力工具、效率工具」实际上是这个工具设计师的思维表现,而选择这个工具,是将设计者的思维融入到我们工作流的过程。我们通过一些工具来解释下这句话。
Siyuan:私人知识仓库
首先,老生常谈的笔记类我最终选择的是 「siyuan」,这里笔记特指「收集其他来源的文章为主」。
我第一个使用的笔记 APP 应该是 「GoogleKeep」,只做一些随手的记录,也没有强分类、离线保存等需求。
随着内容逐渐增多,尤其是开始想离线保存网页而不是链接,开始寻找新的工具。
首先我排除国产 APP,比如「语雀」「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等,这是因为国内云内容存储平台有审核义务,我不能保证我的笔记会不会被工作人员阅读,也不能信任平台不会抽风而把我的笔记直接删掉。
在不同的工具上兜兜转转后,国外的 APP 印象最深的毫无疑问是 「Notion」,翻了下邮箱能看到大概在 18~19 的交界我已经是 Notion 的用户了,那时候甚至注册了一堆 Google 小号就为了薅$5 的羊毛。 不过最后因为它是完全基于云的而被我舍弃了:我接受不了一个笔记类 APP 不能离线存储。加之 「Notion」 这类管理形式 仍然会有笔记内容泄露的风险,我转而去寻找有明确提到可离线保存网页、可本地、可加密的 APP。
最后满足条件的几乎只剩下「siyuan」,虽然「siyuan」是国产 APP,但其支持用户设置密码来将笔记上云备份,这就规避了审核义务,而它也具备可用的网页离线保存插件,开发者的响应也很快以至于我能容忍它是一个非 Mac 原生应用也能容忍它偶尔抽风的同步 Bug。 虽然对于「siyuan」的使用没有很深,更多是汇总笔记和搜索,以及少量的备注,但这已经是我目前能接受的最好方法。
Craft & StandardNotes:日常写作工具
笔记类除了起收集整理作用的「siyuan」外,还有偏向记录和写作的「Craft」「StandardNotes」。
这两位就很简单了,如果要说在 Apple 生态下找一个 Mac 原生、非国产的、可以离线而且非常好看的写作 APP,那必须是「Craft」,没错我一开始就是奔着颜值来的,它实在是很好看以致于我在上面写一些记录都会先把文件夹图标精挑细选一阵子。虽然「Ulysses」也具备颜值和流畅的体验,当时还有学生折扣,甚至可以说是我写作的入门工具,但它改订阅还是让我直接被劝退。
后来 「Craft」 也第一批接入了 GPT3 作为 AI 助手,能帮我稍微优化一下文案之类的,也算是聊胜于无。但最关键的是,一些零散轻量的记录就会喜欢在「Craft」上,好看所以愉悦。它也有一些问题,比如使用 iCloud 同步的时候会偶尔卡死——使用 iCloud 的编辑工具基本上都有这个毛病,比如「Obsidian」、「Logseq」。 而「StandardNotes」主打一个私密,必然存放的就是私密的内容——日记啦,资产分析啦等等。其主打安全性能让我忽略一些编辑器的 Bug,实在是在一条道路上做到极致而不得不用的地步,到目前,我还没有发现安全性设计比它高的笔记类 APP。
Metion:为创作而生
如果说「Craft」、「StandardNotes」是特定场景写作外,那「Metion」就是专门为写作而生了。
我更乐意把笔记类和写作类分开,虽然笔记类也能承担最基本的写作需求,但「Metion」这种写作 APP 则提供了 Write Friendly 体验,上一个有这样体验的 APP 还是纯粹的「Typora」(不过它是一次性买断,不在本文范畴)。
写作 APP 和笔记 APP 的核心区别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对创作的激励。
比如现在我页面右下角的字数统计、所见即所得的预览、自适应图片、自动上传图床、专注模式,以及能让我不为发布而麻烦的的「一键同步到公众号、少数派…」。
是的,订阅过很多 APP 之后我就再也不会追求 ALL IN ONE 了,因为用不到的功能对用户来说使用精力浪费。
至于有了「Typora」之后为什么还要「Metion」,那是因为除了「Metion」提供了更好的发布优化外,我还有很强的 iPad 写作需求(而 Typora 不支持移动端)。
HeptaBase:知识结构化工具
说起写作,来看一下我认为笔记中的特例「HeptaBase」。
说实话我不觉得这是笔记 APP 而算作思维工具更好一些,因为它给了我一个替代白板的期望:能自由创建和连接节点,每一个节点都是一个原子概念。
我期望它能替代「XMind」这种思维导图工具,帮助我能很快且全的绘制知识地图。
不过很不幸,使用了 1 年之后我并没有续费,这主要和我的需求有关:「HeptaBase」在我看来更适合整理和展示已有的网络结构,以及在它上面对某个节点进行细化编辑。
从寻找「已有」的网络结构来说,手写或者 iPad 上「白板」类 APP 比这种需要在 PC 上调整位置的 APP 更直观快速;
从「整理」来说,HeptaBase 是整理大量关联知识的利器,但,我没有这么多的需求——可能一年有个几次,但这并不足以提供给我续费的动力;
从「展示」的角度来说,它不太适合汇报反而更适合脑暴会,或者说它更适合自媒体博主而非团队——这就又回到需求问题上。
综合来说,我确实很希望能产出一些基于 「HeptaBase」 的行业 Roadmap,我也一度觉得它很适合做知识框架和行业调研,但这更多是一种偏向「自娱自乐」的效率工具,而创作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为了分享,「HeptaBase」的创作-分享-阅读性价比还是稍低了些。
Cubox:推荐流的稍后读
最后,来说一个非常规用法的「Cubox」,之所以不把「Cubox」放在笔记工具中,是因为我并没有把它用于笔记,而是把它纯粹当做一个隔离算法的消息流工具。在 少数派最早写过的文章中有提到利用 Todo 工具的标签/文件夹功能来给 UP 的视频投稿分类的方法,而 「Cubox」相比 「Todoist」提供的 API 和限制更友好一些。
Ticktick/滴答清单:敏捷团队协作的终选
任务管理类工具也是常客,很不幸,仍然是把几乎所有任务管理工具都用了个遍。
最早还是 Google 家的「Google Tasks」,然后是「Ticktick」、「Todoist」、「OmniFocus 」,基本上半年一换就图个新鲜感,最后终于累了,认可了 「Things 3」的产品逻辑和颜值,作为我日常的生活 Todo 及灵感的管理工具。但「Things 3」是买断 APP,也不在本文讨论范畴,虽然它极其符合「效率工具是接纳产品赋予的习惯」这一说法。
工作中,我们使用的是 「Ticktick(海外版)/滴答清单(国内版)」,这同样是一家非常会做服务的 APP 团队,在 「滴答清单」上的问题反馈几乎几个小时就能得到回复。
它的设计也非常符合国内工作的习惯:需要看板做项目级的规划、需要日历确定 DDL、需要优先级、需要分配人、足够轻量、全平台支持,以及我怀疑是给打工人偷懒用的「生成周报」功能。
为了能在一个地方看到并且跟踪工作上的 100+个大小事项,每年一个几十块的续费不得不续。就我的调研结果来看,没有能支持我们团队协作更佳的任务管理 APP 了。
其他小众需求
一些文章(比如博客)会使用图床,选了个比较好用的,能支持 Backblaze 和新浪,能快速生成 Markdown,如果能和写作 APP 联动就更好了。
因此最后用的是 「iPic」,场景可见这里。 其次是用于集成推送的 「Server 酱」,主要是很多脚本都支持 「Server 酱」,通过一次 HTTP 请求就可以实现多渠道推送,而不再针对每个渠道添加 API。 最后就是「百度云 SVIP」,迫于大部分素材、资源、媒体的传输都是百度云,早就达到了非 VIP 的上限,不得不开 SVIP(当然这里可能是我不去整理网盘空间才会不够用)。
Github Pro & Copilot:编程伴侣
效率工具的最后一部分是 AI 相关。
首先最常用的是「Github Copilot」,虽然它刚出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感觉,但相比 IDE 的自动补全,「Github Copilot」给出的参考越来越专业,能给枯燥的代码工作添加一些惊喜。
当然, 为了防止自己一些敏感数据被 AI 学习,可以在 Copilot 的配置页面
大概是过了试用期就直接购买了, 不过 Github 的付费是统一结算日,与「Github Pro」一起。 「Github Pro」是为了保留 Private 仓库,刚需。
ChatGPT Plus & ChatDOC:拉开 AI 革命的序幕
最后是两个 GPT 服务,一个是大火的「ChatGPT Plus」。大概从 22 年 9 月知道「CharacterAI」开始关注自然语言模型的进展,早期「ChatGPT」还不足以支持我付费,只觉得它是一个很强的自然语言分析工具,并没有提供很准确的资料库,甚至还有些「智障」,会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但后面随着 GPT4 发布,尤其是 Plus 支持插件后,其回复的性价比已经超过我自己从头翻文档:例如一个新方向的初始调研完全可以让 ChatGPT 去生成一些快速可用的 Demo,最多自己去实验或者翻下官方文档就可以。 正应了那句话,「工具不会淘汰人,但会使用工具的会淘汰不会使用工具的人」。
其次是 「ChatDOC」,这是一个 PDF 在线分析工具,同样是在少数派被安利的,开发者非常积极,原本我是打算用它联动「论文 RSS」,自动在「Zotero」生成一些我常用提问的答案,以达成初筛论文的效果。
但「ChatDOC」刚出 API 的一个月订阅了之后,并没有时间实现这个需求,因此先搁置了。 很明显,「ChatGPT」只是开启 AI 专业化的序幕,有越来越的专业工具会近乎达到专业人才的地步。
生活工具:原来可以这样做
「生活工具」这一部分主要是提供日常具体场景的解决方案,不论是先有需求还是先看到工具再发现需求,「生活工具」之中的 APP 更多是提供了「便携、有趣、简单」,也许是满足了一些癖好,也许是让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最后它会变成日常某个场景下的核心工具(有点抽象,看下面案例好了)。
常见混迹工具 APP 圈子的话,记账 APP 各位估计也是一大把,常见的如「MoneyWiz」「MoneyPro」或者是已经毕业的「网易有钱」,还是比较小众有些极客的「BeanCount」,每个 APP 都是在满足了当前需求的时候被选择,不满足新需求而被抛弃。 我换记账 APP 的规律是 2 年一换,除了需求变化之外,换记账 APP 这个行为本身就是财务梳理的过程,同时也让记账不那么枯燥,有点新鲜感。 当前使用的是「貔貅记账」,印象中作者是来自国内的数字游民(羡慕),你甚至可以 1 对 1 微信反馈需求——我觉得这很酷。 顺便一提,Vision 也是可以直接和产品同学沟通需求的,我觉得这是个人 OKR 管理最好用的 APP:) 「貔貅记账」是一个非常非常多元习惯的 APP,这个所谓的多元习惯指的是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支出类型,比如:「债务坏账、债券坏账」、「AA」,更不用说常见的「信用卡、基金、保险、证券」和「统计、周期」这种基本功能。 可以说这一个关于记账非常完整的 APP,虽然它没有「网易有钱」那种自动同步信用卡账单,没有「有知有行」这种跟踪某个投资的变化曲线,但能把所有消费渠道都归类的整整齐齐。 如果你是一名飞友那你一定听说过「Flightradar24」,这是一个追踪飞行器状态的 APP——不论是「3U8633」「MU5735」还是 70.8 万人在线追踪「佩洛西窜访台湾」,公众和媒体都离不开 「Flightradar24」提供的雷达数据。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专门为了兴趣而订阅的 APP,有时候睡前跟着某个航班穿过几个城市,还挺解压的。 有时候想把体重变化做个曲线,但体重秤类的 APP 并不是很方便查看,于是订阅了「瘦身旅程」以读取「健康」的信息后绘制成变化曲线。
iPad 上的播放器「Infuse Pro」,用于播放 NAS 上的视频,相比 Emby 其不依赖单一后端服务,而且可以自建索引。
「熊猫吃短信」用来过滤垃圾短信,以及做一些短信分类。短信分类实际上更重要些,例如一些验证码、推销、消费等等确实应该从庞大的几千条未读中单列出来。
「一生足迹」是用来追踪自己去过哪里的地图 APP,下载它的动机来自高德地图的点亮城市,作为一个收集癖,看到这个功能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去看看有没有记录轨迹的 APP——虽然用了之后发现一周路线就是两点一线。
生活服务:增值和保险
我把个人保险算作隐私的部分,但还有一些和人本身相关不大是用作财产险的保险,可以拿出来说说。
作为财产险,第一类是「AppleCare+」,自从有了 AC+我就再也不给设备贴膜带壳了,甚至思考的时候还可以把手机往上丢两下玩一玩(确实挺解压的)。
「AppleCare+ For iPad」是在设置中订阅的,现在已经是第 3 年了,曾经用它换了被猫玩坏的官方键盘、进水的 iPad(为什么进水?因为屏幕脏了我就洗澡的时候给它冲两下),准备今年再去把满是伤痕的笔也换一换。 所以「AppleCare+」除了是一个财产险之外,还让我不是那么心疼的用现在的电子设备,不再把它当做一个宝贝而是纯粹的工具。
「AppleCare+ For iPhone」是有年年焕新的,虽然每年我都吐槽它折扣净损 1~2k,但还是会第一批线下换新,可能是嫌咸鱼刀起来太过麻烦,给店里真的很省心。 哦顺便一提,我没给 iPhone 买 AC+的那年,戴着膜还是把内屏摔坏了,官保大概 2k,自此之后就踏上了必买 AC+的不归路(然后也从没摔坏过了)。
不过,「AppleCare+ For Mac」似乎不是那么有用,除非像之前 TouchBar 时期时常屏幕、键盘问题,AC+可以延保来降低损失,但如今 Apple 的硬件质量把关越来越好,一个 Mac 无伤用个 5 年似乎也不成问题。 然而,家里有猫,为了让它能自由自在的睡在键盘和咬屏幕,这个 AC+是得买的。
说起猫,「猫保险」也是财产险的分支(因为宠物实质上是人的财产),养猫人最怕的就是突然猫猫来个大病,账单一下子几万块,所以,就跟人一样,给猫买保险算是一种稳定负收益,不过记得一定要记得及时报销(1 年)。
一些增值服务,例如「iCloud」,不把它和「百度云」并列是因为 「iCloud」已经是生态的核心而非单纯的网盘。
Apple 全家桶用户更像是给 「iCloud」 买了一堆设备,因为所有的数据基本都在「iCloud」上,无非就是换了个设备使用而已,从不用操心内容同步之类的问题,这种让硬件纯粹当做工具的体验我认为 Apple 是独一家。
另外就是一些会员,比如「京东 Plus」「淘宝 88VIP」「KKV 会员」这类,它们更像是打造平台生态的半成品:有主站平台用于购物,然后勾结一些其他服务平台赠送会员。不过我这种淘宝京东重度用户,确实是正收益——起码,喜马拉雅、网易云这类会员是不用再单独订阅了。
这里可以插播一个省心决策方法,如果你在纠结由于买哪项服务或者产品:犹豫的时候给自己 10s 时间决策,只要 10s 内没动手下单就延期 1 星期再决定。如此,要么会发现这东西一直延,要么直到某一天知道确实刚需就买了。
学习工具:书本替代品
作为一个喊了学日语 5 年的人,现在水平也就勉强>N5(日语最低的一级)且在重学 N4,买过网课报过直播,但最后都很难坚持下去——所以说,学校真的是学费最低的地方了。
学习日语的感受和方法还在选题中排队,目前,发现的应试工具最好的是「烧饼日语」,可以说是刷题神器了,相当于免去找试卷的繁琐过程。 另外一个就是查词的工具「moji 辞書」,相当于字典了,翻译软件是无法解释各种用法的。
游戏:这也能算订阅?
游戏的代肝我觉得也算是「订阅服务」的一种。 「光遇」是我玩起来非常非常放松的游戏,2 年了我从来不跑图,随便逛逛看看风景,当做精神旅游了,然后让代肝满足一下我的收集癖。 「原神」则是体验剧情和内容,不纠结强度,纯粹是一种养女儿和追更的热情,当然了,这里收集癖也是有的,虽然已经全图了,但是不排除后面想加一些命座,而对我来说,代肝要比充值划算的多。
最后
本文的原始灵感是来自「Bobby」这种订阅管理器,当时想着整理一下自己的订阅,整理完成之后没想到有这么多,就琢磨着要删一些。 删总是要理由的,最后无从下手,既然如此,不如我就写下来记录一下。
文章的前面侧重大家常用的工具,但后面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或癖好,倒是没有太大参考性。另外就是梳理完之后发现还是有很多想说的细节没有展开,比如学日语的内容、课程的选择、时间精力的分配等等,总之先留作坑慢慢填。恰好因为重新装修了博客,准备把 「Things 3」上近百未填的坑慢慢补一补。
前言以「订阅」开头,那结尾以「服务」收尾。
「服务」的表现是「别人的时间」,工具也好、代肝也罢,是我们花钱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正是觉得如果这个事情我自己来做的「成本」要比这「服务费用」还要高,才选择了「别人的服务」。
这又让我想起最近的自嘲:我们互联网打工人像一个铲子。公司为了在地球上挖矿,于是给每个矿工(电脑/服务器)发了一个铲子,让他们可以一起挖矿创造收益。矿工会随着工作年龄的增长而被新一代替换掉,铲子也会因为长期使用而磨损。有的铲子是铁铲,有的是铝铲,每种铲子只能铲特定的矿石不然就会「不匹配」。有的铲子磨损后会去保养一番,有的铲子则会另谋出路(我不再做铲子啦 !),也有的会默默无闻消失或者被丢弃在矿场里,但仍然在矿场的每个铲子都希望能变成可以挖金子的优秀铲子。这就是金铲铲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