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使用系统替代目标

Posted on:2024年3月30日 at 20:00

0

本文是这篇的读后感,原文内容比较简略,​ 因此在实操后做了一些扩充。

原文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1)目标导向的缺点和建立系统的概念(2)如何建立系统。

目标导向的问题

积极幻想陷阱

设定目标这一过程是关注结果而非过程的,只需要表达最终理想状态,存在两种心态,一种是「积极的期望(expectations)」、一种是「积极的幻想(fantasies)」,根据这篇论文作者所言,期望指的是经评估认为有很高概率发生的未来,幻想指的是未经可行性分析的未来,从英文原词 expectations 和 fantasies 能更好的理解这一概念。

这与朴素认知是相同的:如果一个目标没有经过历史经验验证和推导、没有经过可行性分析,称之为幻想并不为过。

我们可能经常听说目标要跳一跳能摸到才有动力,但很少有人在制定目标之前设定计划,也少有人论证所谓「跳一跳」的心理学原理。不过幸运的是,一个常规的打工人是可以稳妥评估出目标的可行性的,各公司实行的 KPI 和 OKR 也大多并非胡乱制定,因此我们不否认目标导向的意义。

但回到日常生活中来说,一些人会陷入制定目标的快感中,尤其是:我要 1 个月瘦 20 斤、我要半年赚 100W、我要半年逆袭成为班级第一等等。为什么说它是快感呢?因为单纯就制定目标而言,大脑会构建出目标完成的状态以刺激我们有更大的动力实现目标,不少人沉迷于制定目标的原理也在于此,从而形成了「设定目标->踌躇满志->忘在脑后->再次制定」如此循环,这一过程看起来人畜无害,顶多算是一种坏习惯,但多次该过程后积累的无力感有可能会演变为习得性无助毒性羞耻感,使得人更不容易从这一循环中解脱出来。

一些人常常把工作中的方法论拿到个人生活中来使用,因为在工作中的目标我们往往能较好地完成,这使得人以为在生活中只要复刻这一「目标->计划->执行」就可以达成自己想要的了。

这还带来了另一个错误习惯是经常需要一份量化的阶段性成果,比如希望能知道自己在某个目标中处于什么水平、什么节点,但很多时候量化它是困难的、个性的,这点在兴趣上上尤甚,制定某个目标后它在这种错误习惯下容易发展成应试教育模式而脱离了我们对这一目标的初衷。

我往往评价这一习惯为应试教育的后遗症。

结果第一陷阱

我们维持结果状态可能需要额外的投入,而目标导向不关心这部分,因为目标导向考虑的是目标达成的一瞬间而非保持这一目标,因此原文作者认为结果状态是暂时的。

对健身的人而言能更好理解这一概念,一个广泛流传的说法是「身材管理本质是生活管理」,想要调整自己的体重、体型,实际上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然即使通过种种手段把体重控制下去,也会因为不良生活习惯迅速把目标回退回去。

除了维持结果状态需要成本,另一方面可能也会使得达成目标的手段不可持续,促使我们选择取巧的非常规手段。

故障状态陷阱

所谓故障状态描述的是非此即彼的心态。这是建立在「如果我实现了目标 X,那我就会变得幸福」这一错误心态上,因为它暗含了一个假设:「如果我没有达成 X,那我就不会(那么)幸福」,虽然从逻辑上看它完全没有道理因为这并非是逆否命题的关系,但朴素的大脑就会这么推导「目标没有实现->我不开心」,这一思维使得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是痛苦的。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学习是痛苦的?因为他们认为学习是为了达成某个目标的过程,他们关心的是目标,而把学习看做了必要的劳动支出。这还衍生了一系列方法论,比如阶梯奖励机制帮助大家能在这痛苦的过程中坚持更久的时间,甚至「吃苦耐劳」都成了现代人的优秀品质之一(我从来不觉得吃苦是成功的必要前提)。

系统是什么

假设目标是「2024 年要完成 12 篇投稿」,那系统则是「每周写 3 个小时」;如果目标是想要「能流畅弹出 Flower Dance」,那系统则是「每周练习 2h 该曲」。

看到了他们之间的区别了吗?最大的区别在于目标关注结果,而系统关注过程,或者可以称系统是目标的动力,正如原文所说:「目标有利于确定方向,但系统最有利于取得进展(James Clear, Atomic Habits)」。

系统通过引入结构将要实现的目标从结果状态降级到所需的具体动作上,以我现在的认知来看,这对工作上实现所谓 OKR 帮助不大(因为 OKR 是因时因势变化缺少长期导向的,偏向解构和合作,很难拆为某一简单的结构),但对实现个人成就来说,这作用就太直白了。

因为个人成就往往在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的「第五层:自我实现」,大部分成就目标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练习、重复」来达到。

正如原文所说的系统带来的好处:努力没有白费(因为技能经验提升了即使没有达到目标)、创造终身变化(改变原因从而达成结果)、带来当下的幸福(进步而非达成目标带来快乐)。

建立系统

原文给了 5 个步骤:

  1. 你想要实现什么目标:在原文中此处提示说要诚实、不要害怕深入,并举了不要说「成为职业球员」而要说「在前 4 名俱乐部里踢球」,实际上这是一个目标量化问题,量化指的是有明确衡量目标达成与否的状态,在有引用不明确概念的情况下就很难进行量化,何谓职业球员?后者将职业球员这一概念具体量化化为前 4 名俱乐部里踢球的球员。有时候我们不知道如何量化一目标,这有两个基本思路,一是像刚刚那样进行概念解释,二是寻找一个已经达成你认为的目标状态的人进行归因,例如你认为某个球员优秀,其原因则大概率是你的量化目标。
  2. 询问 5 个为什么找到根本动力: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目标可能看起来相似但原因往往是个性的,原因即动力。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使命感,通过追问为什么能帮助大多数目标找到最深入的原因。
  3. 了解所需要的核心行动:这一步即寻找系统的结构,即确定过程是什么,它可以是写作、练习、阅读等等各类原子活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步骤往往是有参照的,不需要自己发明,只需要观察已经达到你目标的人是如何做的,然后分析它们进步的核心行动是什么就可以了。
  4. 确定实施意图:实施意图这是原文的说法,我更喜欢用语言学的说辞,即构建一个包含 4W 的宾语从句,即 Who、When、Where、What,What 即要做什么的从句部分,指的是核心行动。原文说的是「我将于[时间]在[地点]采取[行动]」,我们要保持这种简洁的说法,不要添加废话,比如「每天 1 点完成一课日语学习并总结错题」,这里值得担心的问题太多了,时间是否合适?行动有多具体?发生意外情况怎么办?不用担心,我们不需要保证每天都是这一「实施意图」,偶尔的错过和误差不要在意,但如果失败率很高,这说明这一实施意图并不现实,需要调整。总之,这像是对自己的催眠指令,使得我们在纠结如何达成目标时完全不用思考,直接从事这一意图即可。
  5. 审查:其实就是阶段复盘,评估上述过程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寻找对自己有效和无效的部分,以及是否需要更新系统的参数。

私货

评价

可以看出这一方法的有效成分是「让人从宏大的目标如何达成命题中降级到立即做」,减少思考当前和结果之间的落差而带来的内耗,在不少成年人的世界中,实现目标的动力是持续下降的,因为他们没有从实现的过程中得到反馈,仅依靠 ​ 起初对结果状态的幻想,很快就会被消耗干净。

所谓降级也好,具体化也好,系统结构也好,都是通过把抽象问题转化为行动来降低心智消耗,心智思考是消耗能量的。

文中还涉及不少常规的方法论,比如设定目标也要符合 MECE 原则,寻找使命感的方法来自 5Why 追问法,甚至「系统」这一方法本身也和分治法异曲同工。我不认为原文或者说目前这一方法是最终形态,它一定存在隐含的适用条件和更优的策略,比如在阅读完后自然能意识到该方法实际上不适用于客观变化过于剧烈的目标,更适用于那些努力就有成长的目标;而且它也没有解决目标无法达成带来的痛苦感,或者说这一方法是逃避了该问题,但我还是愿意先尝试一下。

实施

这一方法是 2024.01 月从文章开头所提的来源中得到,评估体验之后遇到了两大问题。

一是回顾 2023 生活 OKR 时发现目标定得过高,即实现目标的成本远大于可以付出的时间精力。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总是乐观的,总觉得自己是可以坚持并投入的,但实际上即使时间可控,精力也不可控,我确实可以每天空出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但累了一天我只想休息,压根不愿意从事输入信息这件事,因此控制精力而非时间,是难题一(可以考虑从《精力管理》中找找解决方法)。

二是制定过于具体的实施意图本身就带来困难,以至于我把它也降级了,从每天某个时间做 xxx 降级为每周总计超过 3h 就好。遇到这个问题是因为客观是不可控的,我不可能保证每天都能 9 点到家,在我已知这一客观预期的情况下,制定实施意图过于具体就变成了我与不可控客观做对抗,这一内耗是很痛苦的。在降级的同时还引入了 ATracker 作为时间-事件跟踪器,原本是学少楠老师通过表格记录的,但稳定每天拿出一部分时间进行复盘实在是太奢侈了,还不如即时记录来的实在,甚至从记录器还得到了另一个好处,即降低了状态切换的心智成本,当我在 APP 按下新事件时,就已经暗示我进入另一个状态,不要再思考上一个或者其他的了。

目前,新系统实施了 1 个月,暂时符合预期,打算把建立系统和追踪系统效果将作为 2024OKR 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降级 OKR 形式在生活的比重。原本 2023 年 OKR 复盘后总体评分就不高,一共 10+个 O 有几个甚至是毫无进展的,这说明一开始 OKR 定的就很有问题,因此也延缓了 2024OKR 完整版的制定,甚至我已经开始怀疑 OKR 这一方法在个人生活中应用的效果了,但截止目前,它是目前我唯一一个可以把目标和奖励绑定到一起的工具。